兴华街道纪工委:激活“传感末端”,焕新“监督气象”
今年来,兴华街道纪工委聚焦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目标,既当“规矩人”,又做“贴心人”,通过优化流程让监督更精准、依法办案让执纪更权威、强化培训让队伍更专业,让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既有“铁面无私”的威严,又有“润物无声”的春风,展现出全新的基层监督风貌。
“单兵”到“团队”
“刚才漏了权利义务告知环节,咱们复盘一下......”在“导师团”的现场指导下,90后纪检新兵小许快速成长。
针对队伍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兴华街道纪工委打造“3个+”培养机制,推动纪检监察队伍向正规化、专业化迈进:一是“老将+新兵”结对子,通过“1+1”组队办案、实战课堂等方式,强化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对案件规范化办理流程的理解与掌握;二是“理论+实战”练本领,依托区纪委组织的“纪法小课堂”“应知应会知识测试”提升纪检队伍实操能力;三是“走出去+学回来”拓视野,积极推荐新进干部、新入职纪检监察联络站专职人员到区纪委监委跟班学习,锻造复合型纪检监察队伍。如今,街道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履职能力显著提升。去年刚入职还处于业务生疏阶段的小许,今年已独立办结3起案件。
兴华街道纪工委定期举办“传帮带”业务教育培训
“尺度”兼“温度”
街道纪工委在监督执纪中不忘带上“温度”,让审查调查对象在纪法框架下感受监督执纪的力度与温度。一方面,在查清问题、准确定性后,办案人员化身“政策顾问”和“心理辅导员”,根据被审查对象性格特点、家庭状况、错误性质和悔过态度,精准定制“帮教套餐”,如对业务不熟“无心之失”者安排学习课程和骨干帮教,对思想包袱重者开展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在处分决定送达后,办案人员又化身“回访专员”,根据受处分人员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和工作表现,通过上门走访、电话恳谈、社区关心等方式提供帮教。对表现好、改正彻底者,及时向组织人事部门反馈,对仍有心结或遇到新难题者持续协调帮扶,确保纪律处分的“后顾之忧”转化为轻装前行的动力。
“迷宫”变“导航”
“以前处理信访件,总怕漏环节,现在有了导引图,就像有了‘导航仪’!”街道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小李称赞道。
针对基层监督“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街道纪工委举一反三,对《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信访受理、线索处置等8个关键环节进行“解剖麻雀”式梳理,转化为“流程图解”等可视化的知识模块,让新手也能“按图索骥”。此外,针对新进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上手慢”、年轻干部“经验少”、基层监督“不会查”等队伍建设痛点,街道纪工委精准锁定高频业务难点,按需求量身定制,汇集“实用宝典”,专门购置一套纪检监察业务书籍,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提供精准业务指导,有力破解基层监督中存在的“标准不一”“流程不清”等难题。
兴华街道纪工委按需量身为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购置业务书籍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