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东街深入贯彻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部署,紧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联动共治、长效巩固”工作主线,聚焦“底数精准、协同高效、自治赋能、机制长效”四大关键环节,通过系统实施精准摸排建台账、部门联动强执法、党群协同促自治、机制创新保长效等举措,推动“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从“被动约束”向“主动治理”转型升级,实现市容环境品质与商户自治能力双提升。
一、精准摸排“底数清”,责任绑定“无遗漏”—夯实治理基础
构建“网格员+执法队员”双轨排查体系,织密责任落实基础网:一方面,组织社区网格员开展“全覆盖、拉网式”走访,逐户核验营业执照信息、精确界定经营边界,建立包含商户基础信息、责任区域、历史履约情况等要素的“一户一档”动态数据库;另一方面,联合综合执法部门对责任区域划分、历史违规记录进行专业认定,严格推进责任书签订率、电子档案建立率、公示牌上墙率“三个100%”目标落地,精准锁定辖内558家临街商铺责任主体,为责任落实提供详实准确的数据支撑。
二、部门联动“强合力”,闭环整改“见实效”—强化刚性约束
建立“多部门协同+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形成“发现-处置-反馈”管理链条:一方面,组建由城管、执法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合巡查专班,重点整治占道经营、乱堆物料、违规设置广告等“门前三包”责任区制度突出问题,累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3次,规范违规行为422宗,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14份,执行罚款2200元,以“违规必查、查必从严”的鲜明导向形成震慑效应;另一方面,推行“日常巡查+错时执法”模式,网格员每日对责任路段开展“定点打卡”巡查,执法力量重点加强早、晚高峰时段值守,实现问题“即时发现、快速处置、全程跟踪”,推动管理模式从“运动式整治”向“常态化长效治理”转型。
三、党群参与“聚合力”,自治赋能“添活力”—激发内生动力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激活多元主体参与动能:一方面,构建“1+3+N”多元共治模式(1个街道统筹部门+3类核心群体[党员/志愿者/商户代表]+N个延伸力量[楼栋长/社会组织]),吸纳15名骨干定期开展“敲门行动”,通过“上门宣讲政策、座谈倾听诉求、现场协调解决”方式,累计收集商户关于垃圾清运时间调整、招牌规范设置等意见建议27条,协调解决“门前台阶破损修复”“垃圾分类投放”等实际问题19件;另一方面,推行“积分激励”机制,对主动履行“门前三包”参与公共环境维护的商户给予“红榜公示”等奖励,对屡次违规且拒不整改的纳入“黑名单”管理,推动商户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目前,辖区商户主动清理门前卫生、规范摆放物品的自觉性显著提升。形成“共建共管”的良好氛围。
四、长效巩固“建机制”,提质增效“可持续”—深化治理成果
在前期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三项机制:一是动态更新机制,每季度对新增、注销商铺开展“回头看”,确保责任主体全覆盖;二是培训指导机制,定期组织商户参加“门前三包”专题培训,通过典型案例解析、现场规范示范等方式强化责任意识;三是考核评价机制,将“门前三包”落实情况纳入社区年度考核和商户信用评价体系,作为评优评先、政策扶持的重要参考依据,推动形成“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下一步,沙东街将持续深化“党建+治理”深度融合,推动“门前三包”责任落实向背街小巷、商业综合体等薄弱区域延伸,着力实现市容环境从“干净整洁”到“品质宜居”的跨越提升,切实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天河政府网
广州天河发布微博
广州天河发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