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长者助手 繁体版 英文版 EN 登 录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天河动态 > 媒体聚焦

高标准环境保障十五运会!天河计划年内完成12个城中村综合改造

发表时间:2025-02-26 09:49:36 信息来源:南方+ 浏览量: -
A+ A+ A+

  2月25日,笔者从天河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近年来,直面城中村环境治理难题,天河区以“绣花”功夫推进环境卫生整治,不断提升人居环境。

  天河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紧扣城市管理核心职能,围绕垃圾处理、卫生黑点清理、环卫设施升级等重点工作,创新机制、精准施策,形成一套可复制的城中村治理模式。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与十五运会筹备的双重背景下,天河区以洁净有序的市容环境,为城市能级跃升注入强劲动能。

  一村一图一清单,破解城中村“脏乱差”困局

  天河区25个城中村居住人口近百万,日均生活垃圾量占全区总量的45%。由于城中村内巷道狭窄,卫生死角、垃圾堆积等问题不易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成为城市管理的难点。天河城管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推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机制,将治理任务细化至“一村一图一清单”,对卫生黑点实施动态排查、限期整改。

  2024年,全区累计排查整治卫生黑点398处,通过“三清三洗”(清卫生死角、清垃圾杂物、清乱张贴;洗路、洗桶、洗垃圾房)专项行动,显著改善“垃圾围村”现象。在天河村,原本堆满杂物的背街小巷变得干净整洁;元岗村规范化建设的垃圾分类收集站取代了路边散置的果皮箱;龙洞村的文化广场完成升级改造,成为居民休闲新地标。

  智慧环卫提效能,去年村内环卫保洁“零投诉”

  针对城中村空间复杂、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天河城管引入科技手段,推动环境卫生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转型。依托智慧环卫信息化平台,整合GPS定位、视频监控等功能,实现人员、设施、车辆、作业的闭环管理。元岗村通过对作业车辆的实时追踪,及时监控优化作业路线,高效调度机械清扫车、高压冲洗车配合作业,形成“人机协同”作业模式,保洁效率提升40%。天河村建立“四维管理”闭环,基于既有的村内治安监控网络,结合“智慧环卫”系统,及时高效处理村内环境卫生突发问题,2024年村内环卫保洁方面实现“零投诉”。

  全区公厕通过智能化设备与标准化建设双轨并行,搭载人脸识别取纸机、感应水龙头、自动洗手液盒等设备,实现“无接触”取用。内部设施均采用节能灯具,加装无障碍扶手和便民服务箱,卫生管理效能显著提升,形成可复制的智慧城市服务新模式。

  全民参与共治理,6000余人加入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

  环境卫生整治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天河区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吸纳垃圾分类志愿者6000余人,广泛参与各项垃圾分类活动;建立政企联合机制,指导临街商铺落实好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龙洞村通过建立微信群,及时处理村民反馈的卫生死角问题;林和村创新建立“门前三包”自律自治组织,以“三个坚持”组合拳推动引导商铺自觉管好“责任田”。

  企业同样成为治理生力军。辖区物业公司签订共治协议,负责责任区内垃圾清运与设施维护;餐饮企业规范餐饮垃圾排放要求,从源头减量。多方合力下,元岗北街片区、龙洞大樟角片区等民生项目相继落地,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建设者”,共建共享氛围日益浓厚。

  迎盛会再升级,计划年内完成剩余12个城中村综合改造

  随着十五运会临近,天河城管落实“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工作要求,围绕奥体中心、天河体育中心等场馆周边开展“大清理、大清扫、大清洗”专项整治行动,实行“机械清扫+人工保洁+巡回督导”三级保障,全面清除卫生死角,定期清洁城中村街头巷尾“毛细血管”,确保路面“席地可坐”、设施“见本色”。同时,计划年内完成剩余12个城中村综合改造,有序推进设施升级与智慧化管理全覆盖,为赛事提供“高颜值”环境支撑。

  天河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推进环境整治,把精细化管理的‘天河经验’转化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关闭
    手机版
    粤商通
    穗好办
    • 天河政府网
    • 广州天河发布微博
    • 广州天河发布微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