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长者助手 繁体版 英文版 EN 登 录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天河动态 > 通知公告 > 其他公告

关于开展天河区2025年软件业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发表时间:2025-09-30 16:11:42 信息来源:广州市天河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 浏览量: -
A+ A+ A+

各企事业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着力实现软件人才队伍建设量质齐升,根据《天河区软件产业人才开发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现举办天河区2025年软件业创新创业大赛,着力培养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产业人才队伍。赛事通知如下:

  一、组织架构

  (一)主办单位

  广州市天河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

  广州市天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广州市天河区总工会

  (二)指导单位

  广州市天河区人才工作局

  (三)承办单位

  广州市软件行业协会

  二、比赛时间

  时间:2025年9月—11月

  三、参赛方向与奖项设置

  1.人工智能行业应用

  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项目技术创新点突出、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商业模式清晰,且应用推广前景广阔。

  赛事评选出一等奖1个,奖励10万元;二等奖3个,分别奖励5万元;三等奖5个,分别奖励 3万元。所有获奖项目均由组委会颁发荣誉证书。获得一等奖项目的牵头人,经天河区总工会核准后,纳入“天河工匠”培育对象,并优先推荐为市“羊城工匠”培育对象。

  2.工业软件示范应用

  符合工业软件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控制、业务管理和过程集成等软件分类,应用于工业领域,并在生产组织方式变革、新技术应用、流程再造、新的商业模式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和创新,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行业中具有良好的典型推广和示范作用。

  赛事评选出不超过10个示范项目,由组委会颁发荣誉证书,评分最高的获奖项目牵头人,经天河区总工会核准后,纳入“天河工匠”培育对象,并优先推荐为市“羊城工匠”培育对象。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广州市天河区工业软件产业重点人才培育若干政策措施》第四条予以支持,按照合同实际支付金额10%的标准,给予项目核心成员支持,每家企业每年支持不超过100万元。最终以天河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的相关申报指南为准。

  3.工业软件产教融合

  由天河区高等院校、中高职学校与工业软件企业联合开展的产教融合项目,聚焦工业软件人才培育,且在人才培育模式方面有创新举措,能够有效整合学校和企业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

  赛事评选出不超过10个产教创新融合项目,由组委会颁发荣誉证书,评分最高的获奖项目牵头人,经天河区总工会核准后,纳入“天河工匠”培育对象,并优先推荐市“羊城工匠”培育对象。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广州市天河区工业软件产业重点人才培育若干政策措施》第七条予以支持,每所学校每年支持不超过20万元。最终以天河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的相关申报指南为准。

  四、评分维度

  (一 )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方向

类别

分值

技术先进性和产品创新性

40

商业模式和推广前景

20

社会和经济效益

20

团队实力

10

财务分析

10

  (二)工业软件示范应用方向

类别

分值

技术先进性和产品创新性

40

示范效用和应用推广前景

20

社会和经济效益

20

团队实力

10

财务分析

10

  (三)工业软件产教融合方向

类别

分值

项目基础条件

10

项目创新性

20

校企合作协同性

20

产教融合成果

40

团队实力

10

  五、参赛报名

  (一)参赛条件

  竞赛为团队赛,参赛人员必须为天河区内企事业单位职工,各参赛队伍以团队形式报名参赛,每支参赛队伍成员不超过10人,每家企事业单位在每个方向仅限一支队伍报名,同一单位的同一项目只能选取一个方向报名。

  1.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方向

  (1)项目由参赛团队主导,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各行业领域。

  (2)项目技术创新点突出、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商业模式清晰,且应用推广前景广阔。

  2.工业软件示范应用方向

  (1)项目由参赛团队主导,专用于或主要用于工业领域,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控制、业务管理和过程集成等软件分类,开展研究、开发、行业应用,并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方案等。

  (2)2024年以来,已签订与该项目相关的实际业务合同,并取得相关业务收入。

  (3)项目创新点突出,且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行业中具有良好的典型推广和示范作用。

  3.工业软件产教融合方向

  (1)参赛项目为天河区高等院校、中高职学校与工业软件企业联合开展的产教融合项目,且双方已签订合作协议。项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开设工业软件开发与应用课程,建设软件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开展人才认证、协同育人合作等。

  (2)参赛队伍须由学校作为牵头方,合作企业可共同参与组成参赛团队。

  (3)项目在联合研发或协同育人方面有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能够有效整合学校和企业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

  (二)参赛提交材料

  1.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方向

  (1)项目申报书(附件1);

  (2)项目技术与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和推广前景、经济社会效益、团队实力的佐证材料;

  (3)申报项目取得的核心技术成果佐证材料、专利和知识产权证书、荣誉证书、检测报告等;

  (4)参赛单位经营情况材料,包括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2025年1-8月财务报表、2024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信用查询报告、广东省电子税务局内的纳税信用等级截图等;

  (5)参赛承诺书(附件4);

  (6)参赛单位认为有需要的其他证明材料。

  2.工业软件示范应用方向

  (1)项目申报书(附件2);

  (2)项目技术与产品创新、示范作用和项目推广前景、经济社会效益、团队实力的佐证材料;

  (3)项目收入证明材料,包括2024年以来,与该项目相关的实际业务合同,项目验收报告或用户报告,以及合同相关的收入凭证、发票;

  (4)申报项目取得的核心技术成果佐证材料、专利和知识产权证书、荣誉证书、检测报告等;

  (5)参赛单位经营情况材料,包括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2025年1-8月财务报表、2024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信用查询报告、广东省电子税务局内的纳税信用等级截图等;

  (6)参赛承诺书(附件4);

  (7)参赛单位认为有需要的其他证明材料。

  3.工业软件产教融合方向

  (1)项目申报书(附件3);

  (2)项目基础条件、项目创新性、校企合作协同性、产教融合成果、团队实力的佐证材料;

  (3)项目在联合研发或协同育人方面取得核心成果的佐证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校企合作协议、成立联合实验室/产业学院或创新中心的批复文件、协同育人人才名单、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等;

  (4)参赛单位法人证书副本复印件、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信用查询报告;

  (5)参赛承诺书(附件4);

  (6)参赛单位认为有需要的其他证明材料。

  (三)赛事报名

  1.报名方式: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首先扫描二维码填写相关信息,完成平台预报名。

7257146216168409165.jpg

  然后将所有参赛材料以“赛项+牵头单位名称+团队名称”命名邮件标题,全部扫描发至大赛组委会指定邮箱(1612537678@qq.com)。组委会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形式审查,待确认资料审核通过后,通知参赛团队将纸质件(一式两份)邮寄至组委会(广州市天河区软件路13号天河人才港7楼711号,联系人:陈静,联系电话:15915994130)。参赛团队应提交完整报名材料,并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未提交材料的参赛团队不得参加大赛。

  2.报名时间:本次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27日17时(以电子邮件收件时间为准)。

  3.其他事项:本次赛事不向参赛者收取任何费用,对于剽窃、侵夺他人创新成果,以及用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奖项的参赛者,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六、赛程安排

  (一)初赛评审

  初赛采用材料评审的形式。对符合参赛条件且提交完整报名材料的参赛团队确认参赛资格后,由大赛组委会根据报名材料组织专家进行线下评审,按初赛评分排名,评选出晋级决赛的项目名单,其中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方向不超过30个,工业软件示范应用方向不超过15个,工业软件产教融合方向不超过15个,各方向参赛项目少于或等于限额的直接进入决赛。并在公开平台对进入决赛的项目名单进行公示。

  时间:2025年10月

  (二)决赛评审

  决赛采取“现场演示+答辩”方式,分3个方向平行进行。参赛队依次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限时7分钟),然后由评审专家提问(限时5分钟),评审结束后现场公布最终得分,形成获奖名单。并在公开平台对获奖名单进行公示。

  时间:2025年11月

  (三)尽职调查

  大赛组委会对获奖企业开展尽职调查,对企业提供的赛事资料进行审查,不接受尽职调查的企业视为不符合资格。凡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核实后,取消其获奖资格;发现存在科技违规、科研失信等行为的,依据国家、省、市相关规定办理。

  时间:2025年11月

  (四)闭幕式与奖励发放

  组委会举办闭幕式,颁发荣誉证书。获奖团队在闭幕式结束后按相关程序申领奖金。

  时间:2025年11月

  七、跟踪服务

  赛后组委会将根据企业需要,按需开展以下赛后服务,主要包括:

  1.推荐优秀科技服务机构与参赛团队深度对接,为参赛单位提供创业政策、项目申报、知识产权、路演打磨等咨询对接服务。

  2.推荐优质孵化载体园区为参赛单位提供入驻咨询对接等服务;依托区内孵化器、加速器,为有需要的获奖项目提供优惠入驻、市场拓展等服务。

  3.推荐大赛合作银行予以优质参赛单位贷款授信支持。

  4.为优质参赛单位提供品牌宣传和媒介传播服务。

  5.继续组织开展学习观摩、技术推介、经验交流等示范推广活动。

  6.政策精准滴灌:梳理现有政策(人才落户、研发资助、税收优惠、信贷支持、首版次软件支持等),点对点推送给符合条件的参赛团队。

  7.协助参赛团队申请各类资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

  八、联系方式

  若您在报名过程中存在任何疑问,或对本次赛事的各项安排存有意见、建议,敬请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广州市软件行业协会

  联系人:陈静、张美玉

  联系电话:15915994130、13928843929

  广州市天河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

  联系人:李婉玲

  联系电话:020-38200174

  附件:

  1.天河区2025年软件业创新创业大赛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方向.docx

  2.天河区2025年软件业创新创业大赛工业软件示范应用方向.docx

  3.天河区2025年软件业创新创业大赛工业软件产教融合方向.docx

  4.承诺书.docx

  广州市天河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9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关闭
    手机版
    粤商通
    穗好办
    • 天河政府网
    • 广州天河发布微博
    • 广州天河发布微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