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万奎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优化“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发展,打造具备国际影响力的科创名城的建议》(第20252603号)收悉。
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处在大湾区创新发展新格局的重要节点,是广州科技成果转化中枢与广州活力创新轴联结点,承担着支持广州建设科技创新强市的重任,独揽全省50%的双一流院校、11家科研机构、16所职业院校,同时聚集粤港澳大湾区2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全省高校近30%的ESI全球顶尖学科以及176家各类科研平台,是全区、全市、全省新质生产力培育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20252603号建议围绕环五山创新策源区打造具备国际影响力的科创名城提了很好的建议。我区高度重视,结合我区实际,组织各有关单位认真研究推进相关工作,并与莫万奎代表在6月10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并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统一区域形象展示和科创名城品牌塑造,打造对标“美国硅谷”的世界级科创城市名片”的建议
(一)加大“环五山”品牌宣传力度。紧扣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全过程创新生态圈的目标定位,全面梳理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发展历程和特色亮点,多维度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着力强化区域科创品牌塑造和策源地形象展示。一是举办环五山创新策源区高校徒步联谊活动和“我眼中的环五山”内容征集活动,深入挖掘环五山的人文故事、科创魅力,讲好环五山故事,提升公众对环五山创新策源区的认知。聚焦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发展历史、科技创新和城市发展路径三个主题,组织媒体记者走进环五山片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园区科创企业和城市更新项目开展主题采访报道活动,南方日报推出整版报道《“一门三院士”谱写科教传奇开篇,天河“最强大脑”再出发环五山何以重塑广州创新版图》、大版面报道《百年学脉也是科研重镇!一个你不知道的环五山》,广东广播电视台推出电视专题片《从0到∞的环五山》,在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等推出(转载)报道1000余篇(次),其中央媒报道19篇(次),有效提升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彰显度。二是统一整个区域的形象管理和对外传播,分片区精心设计道旗和宣传海报,精准提炼特色亮点,巧妙融合创新元素与区域文化,以视觉化语言全方位展示环五山的科创活力与魅力,着力提升在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加大“环五山”国际科创品牌塑造。积极扩大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以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为核心平台,成立“环五山(海外)协同创新中心”,以“1个总部中心+N个分部基地”的方式高标准建设环五山(海外)协同创新中心,推动在香港等地设立环五山(海外)协同创新中心分部,强化环五山创新策源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先进城区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深化交流与合作,推动国内企业把业务带出去,将海外人才、资金引进来,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提升国际知名度。
二、关于“通过科技成果就地孵化转化,打造“环五山区域”高水平创新能力”的建议
(一)打造一站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高标准打造了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以下简称“天河基地”),集结科技成果服务、展示、发布、交易、转化五大功能于一体,从概念验证、企业培育、人才培养等维度打造“天智投·概念验证”“天苗行动”“天河资本班”“天菁计划”等科技成果转化系列品牌,引育200名来自全国的技术经理人,吸纳科创工作者逾600人,累计引入项目31个,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依托天河基地,为科技成果转化、科创产业孵化提供更低成本空间、更高效率资源对接,建设环五山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平台,上线有效技术需求875项、科技成果4903项,极大限度打破科技成果转化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搭建常态化技术需求对接平台,连续5年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州赛区),连续4年承办中国创新挑战赛(广州赛区)。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推进三处科创产业服务中心的规划建设,布局科研成果展示、中试验证平台、创新人才服务、创新创业资源对接等功能,提升科技创新资源转化利用效率。
(二)搭建科研成果展示平台。常态化开展“揭榜挂帅”,用好与广东股权交易中心联合成立的全国首个科技成果转化板,推动529项技术成熟度高、产业化前景较好的优质科技成果注册展示项目与资本市场对接,掌握高纯度果胶合成核心技术的莱檬生物科技获得超5000万元融资。2024年以来,面向全国累计征集并发布434项技术需求,举办6场揭榜挂帅供需对接会为220项技术需求匹配解决方案。
(三)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加强创新资源统筹,为环五山全域范围内的高校院所、科创企业和人才提供更优质的全链条服务。以环五山概念验证中心为核心,加快建设环五山“1+N”概念验证中心集群,目前已正式成立穗港澳华侨生物医药概念验证中心、工业互联网概念验证中心、天河区人工智能大模型概念验证中心、粤港澳生态环境科学中心概念验证中心等4个概念验证中心。强化科技金融支撑,设立天河区产业投资母基金,成功落地科技保险专属产品2单;推进“信用+金融+创新”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21个区级定制化金融产品累计投放较低成本贷款超200亿元;发布全国首支“现代智慧农业”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天知一号”、票面利率创国内新低,2024年以来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122.33亿元。强化创新人才服务保障,落实人才绿卡、人才白卡制度和重点人才激励办法等人才政策配套措施,编制紧缺人才目录,2024年发放人才绿卡228张,人才引进入户8994人,引进紧缺急需人才入户800人。2025年以来,发放人才绿卡78张,人才引进入户2786人。
三、关于“通过盘活存量及培育增量空间,打造“环五山区域”高成长产业集聚”的建议
(一)支持高校院所扩容提质。坚持“留改拆”并举,支持高校院所对危破棚房、低效用地、老旧房屋与设施以及闲置资产等低效存量资源统筹更新。广东省新材料与人工智能科技园项目的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正加快推进装修阶段施工。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华南农业大学理工教学科研大楼项目控规调整方案已经市政府批复。现正积极对接省、市教育部门,全力支持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楼、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北区科技创新大楼等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完工。
(二)扎实做好科创载体建设。以科创型企业从初创到拓展阶段不同时期的全方位、多样化需求为导向,全力推动科创载体建设和改造提升,为科创企业提供低成本、高质量、合需求的发展载体。已完成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天河同创汇(龙口西)工业互联网产业综合体改造;建立政园企协同招商工作机制,联动国家级孵化器等产业载体,开展产业招商与孵化培育工作,为赛宝科技园、华南A谷引进1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四、关于“通过智慧城市服务改造升级,打造‘环五山区域’高品质生活环境”的建议
(一)扎实推进道路建设。针对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内大院大所较多,现状存在路网密度低、轨道交通覆盖不足、慢行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我区在环五山创新策源区正新规划建设“三横一纵”主干路网,着力提升片区与天河中央商务区、天河智慧城核心区、天河智谷片区等重点发展片区的互联互通水平,以大交通引领大发展。目前,东莞庄路(天一新村段)交通优化改造工程已建成通车,华南国家植物园周边5个交通条件和功能完善工程全部完工;天河外国语学校智慧城校区周边道路建设工程、五山路与广园快速路立交工程正加快实施,预计年内完工通车;东莞庄路拓宽工程、华观路西延线、元岗北街、汇景北路等项目正加快前期工作。
(二)不断完善公建配套。将村改居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基础设施补短板提效能工作与城中村改造整治提升工作相结合,围绕市政配套设施、便民生活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社会治理设施四个方面,谋划了一批补短板、保安全的项目。现正加快推进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及周边街道超280个项目建设,进一步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围绕广大企业和人才需求,加大优质公共配套供给,已筹集、认定保障性租赁住房1630套,正全力推动2025年底前完成省农垦燕塘保租房500套房源认定,打造模范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第一一三中学五山校区加扩建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天河外国语学校智慧城校区南校区预计6月底前完工、9月投入使用,北校区预计12月底前完工。
(三)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为人才营造更加可感可及的舒适宜居生活环境。目前已完成三茂宿舍、电视台小区、体育局宿舍、省农垦局宿舍等4个改造项目,改造面积6.36万平方米,惠及居民840户。
感谢您对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欧宝娱乐官网办公室
2025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