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5+2+4”国际知名商圈体系
分档次对以旧换新购买
国六排放标准新车给予补贴
建立连锁企业设立、
变更、注销快速通道
加大消费支持保障……
一大波激发消费活力的相关举措
将在广州实施
近日,16届35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促进消费提档升级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围绕商务部确立的“2023消费提振年”主题活动,《若干措施》提出12个领域38条措施,其中不少政策更是直接拿出真金白银带动消费回暖,其中就包括了亿元政府消费券的继续投放。
丰富消费市场供给
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时尚化消费需求
提升商圈消费 实施广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规划、重点商业功能区发展规划,打造国际大都市“一带两区一轴”世界级消费功能核心承载区,构建“5+2+4”国际知名商圈体系和“一区一特色”特色商圈体系。支持天河路、北京路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及智慧商店建设。积极争取开设市内免税店,发展免退税经济。
做旺餐饮消费
丰富餐饮消费品牌活动,创新举办国际美食节,打造融合美食展销、餐饮品牌推广的“精品美食荟”活动。打造地标美食集聚区,构建一江两岸美食长廊。按照“一区一特色”要求,各区规划建设美食集聚区,发展特色美食广场。对餐饮门店数量或营业面积占50%以上,具备一定特色的美食街区(集聚区)项目建设给予一定比例资金补助。
做强电商消费 创新举办网上年货节、直播电商节、双品网购节、“双十一”城市购物节、网上汽车节等以电商为主题的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开展“电商名企进各区”“广州电商走全球”等系列活动。发动电商平台、品牌企业推出地区消费补贴、消费返还等系列切实优惠让利措施。引导有条件的平台企业承接数字人民币业务,推出特色名优产品、定制化产品,丰富消费产品供给。
做热夜间消费
评估认定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特色鲜明的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各区推出一批片区级“羊城夜市”先行区,参照市级做法优化服务和监管政策。鼓励市场主体提供食、住、行、游、购等夜间延时服务,鼓励先行区开设深夜营业专区、24小时便利店、24小时书店。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市一级夜间消费节,由各区政府牵头组织1-2场羊城夜市主题活动。
加强大宗消费支持
推动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车、家居家装家电消费
推动汽车消费 对2023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对持有广州车辆号牌的个人消费者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在我市注册登记的汽车销售企业购买“国六”排放标准推广车型范围内的新车,且在本市完成车辆注册登记的,每辆新车分档次给予最高1万元补贴。对购买新能源汽车(含油电混动)分档次给予综合性补贴措施。扩大二手车经销业务,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我市汽车消费。
优化消费放管服务
为企业经营和开展促消费活动提供便利环境
01 支持连锁企业拓展 建立连锁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快速通道。加快推进连锁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对符合条件的连锁企业实行“一照多址”。 02 优化消防审核验检 全面梳理消防验收环节审核要点,加强对消防验收标准的解读和对现场验收人员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告知承诺制,加强指导和服务,鼓励通过告知承诺形式申请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压缩检查时间,公众聚集场所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时限压减至3个工作日。 03 支持外摆促销活动 允许零售、餐饮企业向门店所属街镇提出外摆需求,街镇在城市非主干道两侧的所属建筑物规划红线范围内划线明确区域并公示,商家在线内按照镇街指定时间段等要求以餐车、快闪店等方式开展临时外摆,接受镇街日常监督管理。允许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利用自有场地开展线下宣传推广和促销活动,必要时可依法设置临时大型户外广告以及在城市建(构)筑物、设施上临时悬挂、张贴宣传品,并预留20%空间开展公益宣传。
优化消费放管服务
为企业经营和开展促消费活动提供便利环境
01 支持连锁企业拓展 建立连锁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快速通道。加快推进连锁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对符合条件的连锁企业实行“一照多址”。 02 优化消防审核验检 全面梳理消防验收环节审核要点,加强对消防验收标准的解读和对现场验收人员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告知承诺制,加强指导和服务,鼓励通过告知承诺形式申请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压缩检查时间,公众聚集场所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时限压减至3个工作日。 03 支持外摆促销活动 允许零售、餐饮企业向门店所属街镇提出外摆需求,街镇在城市非主干道两侧的所属建筑物规划红线范围内划线明确区域并公示,商家在线内按照镇街指定时间段等要求以餐车、快闪店等方式开展临时外摆,接受镇街日常监督管理。允许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利用自有场地开展线下宣传推广和促销活动,必要时可依法设置临时大型户外广告以及在城市建(构)筑物、设施上临时悬挂、张贴宣传品,并预留20%空间开展公益宣传。
加大消费支持保障
继续发放亿元政府消费券支持
零售、住宿、餐饮等消费
政企联动发放消费券 研究发放政府消费券,支持零售、住宿、餐饮、旅游、体育消费。各区根据实际配套组织发放消费券。发动金融机构、企业等单位结合政府消费券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形成“政府+企业+金融机构”联动促销合力,营造全市促销热潮。分批发放文旅消费券,聚合包括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文艺院团、文创企业等企业资源,进一步活跃、激发文旅市场活力。 支持零售业企业做大做强 鼓励零售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对零售业企业年零售额较上一年每增加1亿元给予10万元奖励,支持零售业企业做大做强。 加强城市形象宣传 统筹在城市窗口、央视、国外媒体等推出消费主题宣传矩阵,打造广州城市消费形象品牌IP。支持在城市枢纽窗口开展行业活动或知名品牌宣传,吸引外地游客来穗消费。对政府部门指导或主办的行业活动,可以向市属宣传资源申请公益广告发布渠道,按公益价支付相关费用。
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汇集国内外来穗参展、旅游、参赛、康养人流
01 做大会展消费 出台《广州市品牌展会认定办法》,对被认定的品牌展会给予资金支持,在宣传、推介等方面给予重点服务,通过品牌展会的辐射、牵引和带动,推动全年办展不少于200场。协调航空公司、羊城通、旅游景点、住宿、餐饮场所等出台重点展会客商来穗参展、观展优惠措施。适时研究发放会展客商专用消费券。
02
发展文旅消费
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促进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支持广州塔、长隆旅游度假区、融创文旅城、正佳广场等地标性文商旅综合体建设提升,引进发展世界级文化旅游项目。支持引进国际国内优秀剧目来广州首演、展演,争创国际演艺消费城市,打造永不落幕的演艺嘉年华。继续办好“广州欢迎您”“广州过年 花城看花”“读懂广州”等文旅品牌活动。
03
拓展体育消费
高水平举办广州马拉松赛、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等重大赛事。大力培育广州100越野赛、广州市“市长杯”、广州户外运动节、广州市体育节等品牌赛事。拓展“群体通”全民健身服务平台应用功能和服务区域,积极向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推广,打造为“立足广州、服务湾区”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和项目。
04
升级康养消费
推进健康广州建设,办好第二届广州医博会。实施“医防融合示范工程”,加快建设五大医防融合示范体系。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创建工程”,加快推动“智慧医院”建设。实施“院士项目惠民工程”,助推顶尖医疗资源扩能惠民。优化养老贴心服务,举办广州老博会养老服务综合展,开展养老服务公益创投。
各区政府还将参照《若干措施》出台2023年本区促进消费措施,联动做好主题活动开展、消费券发放、零售增长奖励等系列重点工作,推动消防审核验收、外摆促销申请、促销活动审批等支持措施落地,切实达到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稳定民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