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商务楼宇,构成了“楼宇经济”的繁荣。这种集聚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企业总部的高级经济形态,总能最为直接地反映出整座城市的经济活力。
早上9点,是写字楼苏醒的时间。从珠江新城到琶洲,从环市东到万博商务区,一栋栋写字楼里,繁忙运转的电梯将无数年轻人分别送往不同楼层。
对于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写字楼是除了家以外每天停留最长时间的地方;而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写字楼勾勒出华美的天际线,也蕴藏着代表未来发展的“经济密码”。
作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高级经济形态,楼宇经济实现了在集约空间内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的高度集聚,并持续创造着就业与税收,产生的财富效应、节地效应十分可观。
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的换挡时期,楼宇经济也从增量时代过渡到“精耕细作”的存量时代。高楼林立的广州,正在探索着楼宇经济的新发展模式。既要“向天借地”,更要推动产业发展“向上而行”。
抬头看,写字楼里有广州“未来的模样”。
在广州,鳞次栉比的商务楼宇就像一个个纵向延伸的经济集聚区,向“空间”和“高度”要效益,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空中聚宝盆”。 一组数据足以佐证广州商务楼宇拥有的强大“吸金”能力。 广州市楼宇经济促进会提供的数据显示: 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标准写字楼2174栋。从年营收来看,合计在亿元以上的楼宇有961栋,十亿元以上的楼宇288栋,百亿元以上的楼宇16栋;从税收规模来看,税收过亿元的楼宇有520栋,税收过十亿元的楼宇有48栋。 高密度的投入产出循环和高能量的功能服务辐射,让商务楼宇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入驻楼宇的企业、机构等经营主体,则是构成商务楼宇有效产出的实际载体。 要想更好地释放商业楼宇对产业集聚的虹吸力,广州将目光瞄准商务楼宇标准化建设,推动商务楼宇发展朝着标准化、规范化、高端化的方向迈进。
2019年以来,在广州市商务局的牵头下,陆续发布广州市地方标准《商务楼宇等级评定规范》,成立“广州市楼宇经济促进会”,并颁布实施《广州市商务写字楼等级评定实施细则(试行)》。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首次,也是一线城市首次组织对商务写字楼的等级评定。
经过两届商务楼宇等级评定,目前全市共82栋甲级、超甲级楼宇,其中甲级54栋,超甲级28栋。从分布区域上看,全市的甲级超甲级楼宇主要集中在天河区、海珠区,其中天河区甲级楼宇23栋,超甲级楼宇20栋;海珠区甲级楼宇11栋,超甲级5栋。
这两大区域同样也将楼宇经济作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近日印发的《广州市天河中央商务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天河中央商务区将力争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4000家,亿元税收楼宇达100座,商务楼宇面积达1800万平方米。
“上下楼”找到“上下游”
住在广州写字楼里的“居民”,都是什么“来头”?《2022湾区·广州楼宇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在广州商务楼宇租赁市场,TMT(即“科技、媒体和通信”)、金融业和消费品制造业成交最为活跃。
今年一季度,这三大产业同样成为广州写字楼市场成交的“主力军”。世邦魏理仕近期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广州房地产市场回顾》提到,一季度广州写字楼市场TMT、第三方办公服务运营、专业服务业和金融业表现最突出。
其中TMT的新成交以软件类和电商为主,如拼多多在万博租用6000平方米;第三方办公服务运营商在广州设点、扩张,以国内或本地品牌为主;金融业和专业服务业继续在中央商务区拓展,金融业以证券、基金等非银金融最为活跃,而律所的升级成交推升了专业服务业的占比。
星罗棋布的商务楼宇,有着发达的产业经济作为支撑。商务楼宇与产业的结合,早已不只是创造就业、增加税收那么简单。以楼聚链、以链促产、以产兴城,楼宇经济逐渐串联起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完整脉络。
企业通过“上下楼”就能找到“上下游”,既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使生产要素高效流通,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也会发现更多机遇,也可能发展出更多新业态,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天河,周大福金融中心今年初迎来了“广东君信经纶君厚律师事务所”的揭牌,这栋111层的办公楼已入驻10余家广东本地和中国顶尖的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人数超过2000人。
从最初的办公室到形成自成一体的“特色产业生态圈”,楼宇的功能与辐射力在产业的集聚中不断升级。未来,企业可以“足不出楼”就能够完成生产,不仅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更进一步提升楼宇经济附加值。
打造产业高度集聚的专业楼宇,天河区已经提上日程。《关于支持广州市天河中央商务区建设“四个出新出彩”示范区的行动方案》中,专门提出,要建设数字大厦、律师大厦、人才大厦等专业楼宇。
楼宇经济迈入4.0
广州活力更足
回顾楼宇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历了单纯提供“空间”的1.0阶段、“空间+配套+服务”的2.0阶段,发展到了“空间+产业+运营”的3.0阶段。
《2022湾区·广州楼宇经济发展报告》提出,广州楼宇经济正逐渐过渡到凸显数字科技、绿色低碳、共享融合的4.0模式,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打造绿色、健康、零碳的楼宇空间,将使用者、楼宇空间、自然环境三者有机统筹,同时融入前瞻性的数字智慧设施,做到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服务。
持续迭代的楼宇经济,背后是城市空间的重塑和产业的腾挪与升级。而楼宇经济的发展,在促进产业本身做大做强外,也会推动电信、建筑等硬件设施和周边交通、治理模式等软件配套的建设。
从城市地标到增长引擎,商务楼宇不断打开新的“想象空间”,激活城市发展更强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