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长者助手 繁体版 英文版 EN 登 录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商环境 > 投资动态

差异化DNA!以长远的目光包容天河商圈“万物生长”

发表时间:2023-06-05 18:05:52 信息来源:投资天河 浏览量: -
A+ A+ A+

  “商圈的成长、崛起,像是孕育一场生命,抑或形容为,是一场生态变迁,从一处荒漠演化为一座热带雨林。”天河路商会会长、正佳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萌这样形容了天河路商圈的发展历程。

  西起天河立交,东至岗顶,长2.8公里的广州天河路称得上是一段传奇。这短短一路,聚集着二十多个综合商贸载体,占据广州全市半壁江山的高端购物资源,日均客流量超150万人次,是中国最具规模的高端商贸集聚区之一,也是国内首个破万亿的商圈,有着“华南第一黄金商业带”之美誉

1.jpg

  每逢晚上,万商云集的天河路商圈人声鼎沸,车水马龙,高楼林立间灯光如昼,流光溢彩。大街小巷烟火升腾,热闹非凡,兴盛如斯。

  然而,潮起珠江,巨变天河,时光倒流二十多年,当年的天河路及周边区域,却是另一番景象。闲置地大片,烂尾楼成行,直至崭新的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耸立,这片荒芜才成为了商家汇聚的制高点。两相对比,翻天覆地巨变尽在其中。

  光阴如梭,千帆过尽,天河路商圈的成功崛起,离不开一次次商流汇聚与升级。

2.jpg

  1996年,天河城开业,2005年正佳广场开业,亚运会前夕,太古汇与天河又一城等商业物业的筹备又让天河路商圈大面积增容,2012年天河路商会正式成立,搭建起万商链接桥梁……与此同时,五星级酒店等配套设施开门迎客,文化与科技相关企业也同步开花。聚木成林,文商旅融合发展不断添新添彩。

  回头看这将近二十六年的发展,有足够多的记忆值得回望,展望未来,也有着丰富的前景可以憧憬和探索……

  天河路商圈发展是一次次“认知”的迭代升级

  当年,天河片区只是一片名为苗圃的荒芜之地,如今,苗圃之上已崛起商业茂林。那么,开拓者们是如何保持这片土壤二十年来朝着繁荣发展?在谢萌看来,这离不开一次次认知的迭代升级。

  天河路商会会长、

  正佳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萌表示:

  商圈是“活”着的,它要成长不是说外表如何光鲜亮丽就可以,它需要被武装大脑,需要有价值观,只有内核充实了,才能吸引大众。因为大家不会因为一个地方‘旧’而不来,大家只会因为这个地方“破”而不来!当然,对商圈经营的认知是需要迭代升级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谢萌举例到,此前商会基本一年一度外出考察,这实际上就是在促进认知的迭代,认识到别的国家、别的企业为什么做得好的同时,以此学习,修正目标。再以正佳为例,起初只想做好一个购物中心,但这一认知明显不足以承载后续发展,尤其是随着电商时代的来临,购物中心面临了巨大的压力。

  如果还定义天河路是一个商圈,那这条路就走窄了。线上什么都可以买到,何必跑线下呢?在2016年,正佳提出来,要做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线上购物带来的冲击,购物商城愈发同质化……当这些问题摆在眼前时,谢萌给出了“去创新,去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这一答案。在谢萌看来,商圈永远需要创新,而创新观念来源于消费者,也要高于消费者,因此要提炼消费者精神深处的东西。

  居于城市中心的人们不缺商场,缺的是精神绿洲,看到消费者内心渴求但暂时无法被满足的精神需求,不断引领消费者,推动大众生活方式进步,打造时代的空白,这才是企业要做变革。

  以十年为阶段计划,把井打深,把水引来

  2005年,谢萌受商场一名保安大哥提议的启发,决定学习香港,在广州的商场开办恐龙展,但后续创意如何落地是问题关键。“那时候咱也不懂,什么策展,营销,这就是认知的不足。不过,光想也没用,你要知道怎么把恐龙展示出来,后面建设海洋馆也是,如何把海水引入等等。所以,要有想象力,也要有创造力。”

  认知迭代升级,具体操作也需落地,想象力与创造力缺一不可,整个商圈发展同样如此。于是,天河路商会在2012年成立之初,就拿出一份十年规划,如今,十年已过,蔚然成型,商圈基础配套设施已基本完善。 

3.jpg

  “我们希望成为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以此对标的是日本的银座、法国的香榭丽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商圈就不单是商业性质,是商旅文结合体。起初我们便制定十年规划,前四年先建商会,后四年建基础设施。要成为世界级文旅目的地,就需要有世界级文旅该有的基础设施,目前我们天河路商圈已经有美术馆、海洋馆、雨林馆、博物馆等,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往后新的十年,还需要继续把文商旅这件事学扎实,做扎实。只有井打得足够深,才会有泉水涌来。”谢萌介绍道。 

  在谢萌口中,正佳是一个慢企业,天河路商圈同样如此,“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也好、未来希望成为世界上具备先进生产力的智能商圈也好,都需精雕细琢。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认知迭代升级,规划逐年更进,愿景因时制宜,策略群策群力,但最关键的“使命”要始终如一,在谢萌的表述中,“选对了路很重要!知道‘岛’在哪,然后大家朝着这个方向用力划船就好了。”

  “对于天河路商会,这一整个商圈而言,价值观和使命可以说是100年不会变——我们希望为广州市民创造幸福富裕的生活。商场是一个大的建筑物,你要用它来连接未来的几代人,这很重要。我们也希望培育下一代消费者,比如当孩子们长大走出国门后,看到什么都不足为奇,‘哦,我小时候在天河路商圈就见到过!’”

  达成共识,求同存异,差异化发展

  “曾有人说过‘得天河者得广州’,20多年来天河路商圈不断扩容,如今还包括花城广场、天河中轴线上K11艺术购物中心等,可谓连成了一个高端、新潮、充满活力的购物生活商圈。”

  在陪伴正佳友谊店开业至今的商场经理曾卓莹看来,早在20年前,天河已经是广州一大旅游点,吸引着本地居民以及外地游客,如今,窗见过马,更是今非昔比,短短的天河路早已横向扩张,体系庞大,天河路商圈也不再单单代表着短短一条的“天河路”。

  也正是因为发展需要,天河路商会在2012年孕育而生,正佳集团常务副总裁余绩慧回顾到,随着天河路的扩张,需要一座桥梁,架构起政府与企业的沟通渠道,也为商圈内企业打造更行之有效的营商协商模式。

  以前多家购物中心为了抢一家品牌入驻,可能互相打价格战,这样做的结果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随着商会这一枢纽成立,大家形成共识,只有商圈的共荣共进才能持续向好发展,彼此会有意识地求同存异,差异化地发展。

  作为会长,谢萌也提到,企业间的认知不太可能一致,但会有共识。

  “目前大家都明白,我们不应该只是卖东西,要想如何把文化和旅游结合,让整个商圈变成一个目的地。共识达成即可,大家有竞争也要合作。至于,商会的存在,做到隐形就好,没有谁是Number one,也不是说会长就可以拍板决定什么。何况,每家购物中心的DNA不同,提供给顾客的价值也不同,商圈与其被定义统一的风格,不如不同,大家需要各自的模式。”

  “比如,正佳广场,更适合家庭出游,有的购物中心更贴近高端消费,有的更贴近百货,百花齐放……此外一些剧本杀、剧场也好,各种创新的小业态,商圈也要接纳,包容,让它们慢慢地长起来。

  商圈的成长就如培育一座森林,不能想着割一茬韭菜就收场,你要有长远的目光,足够的耐心,允许各种物种生长,各种生态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关闭
    手机版
    粤商通
    穗好办
    • 天河政府网
    • 广州天河发布微博
    • 广州天河发布微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