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
作为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载体
天河路商圈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众多专家学者齐聚
共同建言献策
新进展:
天河路商圈有了发展“智库”
在现场,天河路商圈高质量发展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24名专家学者获聘天河路商圈高质量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天河路商圈有了发展“智库”。
据悉,为加快推进天河路商圈高质量发展工作,充分整合智力资源,建立高质量的决策咨询体系,天河路商圈管理委员会从今年年初就开始筹备拟成立天河路商圈高质量发展咨询委员会,通过广泛发动天河路商圈管委会各成员单位以及有关商协会推荐优秀人。
“智库”成员来自城市规划、社会管理、产业研究、品牌营销、文化传播等方面的24名专家学者,他们之中有大学教授、研究院所长、企业高管、行业协会秘书长等身份,未来将为商圈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天河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天河路商圈管委会主任谢伟表示,期待依托咨询委员会的智力优势资源,更好地推动商圈的高质量发展,对标国际一流商圈、国际消费示范区,扬优势、补短板,助力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新目标:
打造国内商旅文体融合发展第一商圈
今年上半年,天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4.38亿元,是全市唯一消费超千亿元的城区,增长24.1%,两年平均增长2.2%。作为名副其实的华南第一商圈,天河路商圈正是区内重大发展平台之一,日均客流量约150万人次。2020年至今,引进零售和餐饮业态首店近100家,实现政企联动、体验化、智能化、国际化提升。
今年1月,天河区出台了《关于推动天河路商圈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定下了发展新目标——国内商旅文体融合发展第一商圈。
面向“十四五”,作为消费大区,天河正倾力打造天河路商圈、珠江新城商圈、天河东部商圈,全力支撑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在天河路商圈管委会副主任温玉华看来,朝向发展新目标,天河路商圈仍面临发展空间急需扩容提质、发展质量及辐射带动能力有待增强、商圈业态仍需进一步提升的挑战。
她表示,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抓住广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机遇,接下来,天河路商圈将聚焦问题和短板,围绕《关于推动天河路商圈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强化商圈消费引领功能。全力争取首批创建离境退税示范区在商圈挂牌。重点推进商圈主轴整体景观、五山路以及沙河涌品质化提升等项目落地见效,深入打造天河智能商贸示范区。
新力量:
专家建言商圈高质量发展
在现场,专家们分别从天河商圈高品质空间环境综合提升、交通提升、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背景下的商圈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
“商圈不仅有高大上的购物中心,还应聚焦周边社区的整体提升,立足于消费者和市民需要,实现从公共空间的提升到业态的融合。”在艾奕康环境与规划(上海)有限公司华南区规划设计负责人胡闽看来,天河路商圈可将体育中心和天河路打造成“网红空间”,通过充满活力的高品质公共空间营造,实现业态的双向提升。此外,还可通过艺术化的视觉传达,强化商圈吸引力。
“十四五”期间,天河路商圈作为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载体,既迎来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道路工程所所长赵国峰表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对交通辐射度和品质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天河路商圈周边交通便利,轨道线路纵横,紧邻广州东站。未来东站枢纽能级的进一步提升,将为商圈发展再添优势。
而面对地区过境交通量大、交通拥堵、停车的新挑战,他建议,天河路商圈在交通发展方面,可加强与重要对外枢纽、轨道、骨架道路等交通设施的衔接,围绕轨道站点打造一体化地下空间,构建便捷通达的地上、地面、地下立体慢行交通系统。此外,可推进道路精细化改造,进一步发展停车共享、智慧停车,缓解停车压力。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国际商贸研究所所长何江建议,天河路商圈可增强商圈的整体性和连通性,特别是天河路两侧的连通性,同时大力发展首店、首牌、首发经济,加大重量级首店和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品牌的引进力度。
“在深化文商旅体融合方面,天河路商圈可大力发展体验业态,推动多领域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提升线上竞争力,培育壮大消费新模式,加入更多岭南文化元素,突出花城特色,提升商圈品位。”何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