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长者助手 繁体版 英文版 EN 登 录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商环境 > 投资动态 > 营商环境图文

最高奖励100万元!天河以数字化做大做强区域内产业

发表时间:2022-11-11 16:46:52 信息来源:南方财经 浏览量: -
A+ A+ A+

今年1-9月

天河科技园营业总收入2089.66亿元

天河智慧城(含天河智谷片区)

企业营业收入862.72亿元

天河目前已集聚超过120家企业总部

超200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投资设点

经济总量超过3000亿元

天河正以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

和创新技术争取晋级为国家级高新区

  近日,广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广州市“专精特新”民营企业扶优计划培育企业(第二批)名单,共有300家企业入选。其中,在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企业约占95%,天河区共计40家企业入选,约占13.3%。

  2021年天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6000亿元,连续15年全市第一。作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节点之一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河智慧城备受社会关注。

111.png

  广州市天河区将依托天河智慧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优势,以数字新基建为抓手和突破,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引领,以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数字文创、数字农业、智能网联汽车等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打造产业发展引擎,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今年1-9月,天河科技园营业总收入2089.66亿元,同比增长9.3%;天河智慧城(含天河智谷片区)企业营业收入862.72亿元,增长15.9%。

  作为广州这座超大型城市的中心区域,天河综合研判区位、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和产业优势等条件,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培育数字化产业主体,不断加快现代数字化产业转型。

  数字化头部企业集聚天河

  立足天河区产业发展基础,天河智慧城将重点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创意等数字经济产业。

  今年,天河区提出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落实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省、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为此,天河智慧城管委会制定了《天河科技园2022年委领导分工服务72家软件业头部企业工作专班方案》,紧盯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服务市场主体发展,注重赛道研究和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大力推动新一代数字化信息技术链群联动发展,打造集群竞争新优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222.jpg

  为了提升园区内企业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智慧城规划打造企业软件专业园区,支持龙头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推动企业软件集聚发展。智慧城还发挥集聚优势,聚焦高端软件业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智慧城市产业集群、数字农业产业集群等五大产业集群

  在此背景下,南方测绘、大气候集团、极飞科技等数字化头部企业纷纷进驻智慧城。据悉,2021年天河科技园已集聚科技企业约2200家、高新技术企业约1000家

  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在数字科技方面领先全国,与天河对产业前瞻性的引导和政策性的支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天河区将区域内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统计后,给予上一年度研发经费支出达1亿元以上的企业50万元的一次性支持。

  广州大气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易丙洪:

  我认为天河智慧城对科技产业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人才体系、科研环境、信贷支持还是政策支持,政府都做到了快且透明。

  南方测绘集团副总经理缪小林:

  随着我们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的推进和发展,天河对科技型企业的大力支持,实现测绘科技领域技术的完全自主可控,填补技术空白,我们是充满机会的。

  天河对数字化企业的支持,不只是集中在头部,很多成长中的企业也能享受到相关政策的福利。

  《广州市天河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提出,加大数字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支持。对获得国家、省、市工信部门和科技部门立项资助或奖励,并于上年度通过验收的5G、区块链、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传统行业数字化改造示范项目,按项目获得资助或奖励资金的50%予以支持,国家级项目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省级项目最高不超过50万元市级项目最高不超过30万元

  目前,园区已经审核通过177家次的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申报,累计奖励金额超4千万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扶持头部企业创新发展。随着天河智慧城信息化、数字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园区内企业逐步迈向高端。

  天河产业数字化“蝶变”

  目前,天河区正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发展主线,努力实现以数字产业化培育新动能、以产业数字化孕育新动力,做大做强区域内产业。

  根据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今年上半年天河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963.43亿元,增长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2754.80亿元,增长3.4%。

  天河以不到20平方公里的面积,汇聚超过120家企业总部超200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投资设点经济总量超过3000亿元,这片占广州千分之二的土地产出了全市八分之一的GDP。

  如今,数字化已经影响到各行各业,而天河在推进数字化新动能方面尤为突出。天河连贯五山石牌高教区到天河智慧城的中部科技创新带,是天河科创的“最强大脑”,各类创新资源集聚成势,为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化企业提供最适宜的服务和载体空间。

  天河以数字化培育产业新动能,围绕国家和广东省部署的战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集群,寻找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经济前沿领域,推动数字新技术研发创新。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金融、工业等产业的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数字农业、数字工业、数字金融等创新业态,以数字技术驱动产业创新。

333.png

  在数字农业方面,天河企业运用大数据理念、技术和方法,解决数据采集、数字存储、计算与运用等一系列问题,使无人机、传感器、GPS等摇身一变,纷纷成了新农具,实现智能端远程监测田地、农场里的所有动态。让数字化智能设备为农业服务,找到信息和技术的获取渠道,从信息收集到形成决策,实现信息数据与现实农业的融合。

  易丙洪表示,大气候目前在国内已经完成1700多万亩土地的数字化改造,拥有超过20多万的传感器,在田间地头实时反馈数据。

  作为天河区的科技企业代表,南方测绘在测绘技术装备上的水平居于国际领先。例如,在城市地下空间的智慧管廊建设中,南方测绘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化信息技术手段,形成上下贯通的一体化管廊运维管控体系,大幅度提升综合管廊的运维服务水平,让城市综合管廊、城市管网的运营更有序、更安全,促进城市管理和运营水平的提升。

  通过企业自主研发的时空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南方测绘结合完全自主的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高精度测量终端,更好地保障了综合管廊建设和入廊管线、人员、设施的安全,且实现了实时监督管理和应急预警,弥补了传统人工检修的缺陷。

  “事实上,我国的自主测绘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作业效率已经居于世界领先。”缪小林表示。目前,南方测绘研发生产的精密光电测绘设备——全站仪,已经占据我国7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全球市场也大约占据30%的份额。

  得益于集聚效应,广州天河区成为培育数字经济的天然沃土。近年来,天河区通过重点企业落户、重点产业发展、招商机构引进投资、科技创新发展、人才创新创业等多个方面进行信息技术、工业软件等数字产业的支持。天河区提出,力争到2023年,以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和创新技术争取晋级为国家级高新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关闭
    手机版
    粤商通
    穗好办
    • 天河政府网
    • 广州天河发布微博
    • 广州天河发布微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