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同学,欢迎回来!”
23日下午,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小学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错峰返校、测温洗手、一米线排队进校……经过严格的防疫措施,同学们依次返校。
记者获悉,23日,广州市天河区、越秀区、荔湾区部分区域解封。在天河,历经防疫168小时,体育西路小学正式解封,恢复线下教学。复课首日,心理疏导、疫情防控成为第一课。过去的一周里,防疫不放松,教学不停步,从防疫到教育,全力以赴保障师生身心健康,共筑美好家园。
复学首日:防疫严,课堂暖
“你我安好,便是晴天,欢迎同学们回校!”23日14时许,体育西路小学门口的电子屏上,打出暖心字眼。在学校特意为雨天搭起的防雨通道前,老师同学们举起“同心同行,携手并进”的卡通牌,一起庆祝这特别的时刻。
体育西路小学校长林雁介绍,经过全面的消毒采样和防疫把关,历经师生“7天4检”等严格防疫把关,学校力求精准管理,做好严格防疫举措,确保师生复学生命健康与安全。
“我想你们了!回来真的很开心。”体育西路小学四年级学生张同学回到学校,见到了想念已久的同学们。他说:“我想对老师说辛苦了。这几天,我想念美丽的校园,想念可爱的老师们,想念同学们在一起学习的快乐气氛。”
截至23日,除了部分仍在重点区域和酒店进行健康监测的师生需线上教学,体育西路小学东、西校区均正式恢复线下教学。
画心理图谱、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复学后的第一课,笑声充盈课堂,孩子们讲述近日的生活,共同分享感受。
林雁表示,在课程设计上,复学第一课包括了心理疏导、疫情防控知识讲解和班会课三个部分,让孩子们在复学首日更好地恢复正常学习生活节奏。
抗疫168小时:一场无声的赛跑
上周三,一条暂缓回校的短信,让全校学生和家长留在了家中,也让体育西路小学经历了特殊的防疫168小时。
3月16日,广州宣布,经综合考虑疫情防控、社会运行、居民生活等因素,对相关区域实施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其中,位于天河南街的体育西路小学西校区等区域位列其中。
天河区教育局按照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迅速启动应急处置工作,体育西路小学东西校区暂停线下教学。
“当天早上5点接到电话后,我们立即通知了学生不要返校。”回忆起封控时的情况,体育西路小学教导处主任夏容川表示。
梳理师生数据,协助流调人员开展排查工作,争分夺秒和病毒“赛跑”,协调组织相关师生有序参加大规模核酸检测筛查……过去的7天里,一场无声的赛跑展开,从教育部门到学校,尽最大努力遏制疫情传播,最大限度保障全区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天河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教育专班与体育西路小学的老师们一起,冲到战“疫”最前线,分工合作,协调联动。通宵奋战中,他们协助流调人员开展排查工作,确保快、准、实,精准锁定风险源,为流调和严格落实分级分类管控措施提供依据和数据。
同时,在区教育部门指导下,学校教师迅速启动线上教学,制定了详细的线上教育教学方案,明确线上教学的重点以及开展教学的指引。同时,教学部门组织各年级制定了线上教学课程表,课程设置以文化课为主,班会课、心理课和体育活动课相辅,注重学习与放松运动相结合。
暖心关怀解忧:特色课程云端一线牵
“在隔离酒店这几天,我每天都有验核酸、坚持学习、体育锻炼、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每天一大早,医护人员都要穿着让自己很难受的防护服为我们测核酸。大家都友善地称他们‘大白’,这个名字好可爱。”一年级同学小莫在日记里记录下了难忘的这几天。
过去7天,虽身处不同区域,线上课堂和暖心关怀将师生们连在一起。同学们唱起喜爱的歌,录制视频给老师打气。
“本次疫情我校有7个班的学生被隔离在酒店或家中,主要是1—3年级学生为主。孩子们天性好动,喜欢交朋友,活动空间的缩小、缺少朋友的陪伴等变化,让我们特别关注到他们情绪、心理的落差。”体育西路小学心理教师张文虹表示。
对此,教学部门特别为这7个班的学生开设了专属特色课程,增强互动性,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心,设置每天各一节班会课和心理课。体育老师也录制了特别的体育课为同学们线上教学。
装有图画本、毽子、魔方、零食的“益智包”和“零食包”送到隔离学生手中;组织隔离的学生进行联动交流,通过画画、视频等方式记录生活,互相鼓励……防疫不放松,暖心关怀让疫情防控更有温度。
一边配合疫情防控,最大限度守护师生安全和健康,一边迅速启动线上教学,通过广州共享课堂保障“停课不停学”……过去的一周里,防疫不放松,教学不停步,天河区全力以赴保障师生身心健康,营造集体抗“疫”氛围,加强家校共育的凝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