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机器人智能与产业应用研讨会暨大湾区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院士论坛”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召开,论坛邀请各领域院士、行业专家围绕大数据、大算力、大模型以及人工智能与产业结合的场景应用等专题开展前沿交流,用智慧碰撞火花,为AI人才培育提灯引路,把探科技创新方向脉搏,助推人工智能和大湾区千亿级核心产业规模融合发展。
赋智前行:院士齐聚龙头双创基地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领军龙头企业覆盖无人机、智能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诸多领域。《2022年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1年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1300亿元,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数量超过800家,产业总体位列全国第一梯队。
本次论坛邀请了10位国内外院士出席论坛,围绕AI人工智能在大数据、大模型、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新材料研发等领域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及AI产业应用场景快速落地方向的专题,为湾区AI浪潮发展赋智前行。
不仅国内外杰出院士齐聚赋能,本次论坛还聚集了来自国内著名行业专家学者、知名企业机构、社会协会组织代表等逾300人,奔赴共商,见证智慧碰撞盛事。
大会伊始,清华大学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孙富春担任主持人,向大家介绍到场嘉宾。广东省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仁俊致欢迎辞,他说道:“本次论坛涉及人工智能赋能医疗、无人机、新材料等等院士的报告,具有前沿性、战略性,相信今天的报告一定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场智慧的盛宴,也会给大家带来产业升级的灵感和契机。”
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前沿阵地,政策支持、产业集聚、人才支撑,人工智能研究与场景应用获得飞速发展。在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中,大湾区城市广州、深圳均进入全国前五,展现建设“数字湾区”力量的闪耀风采。
聚焦AI前沿:探求产业发展新赛道
在论坛的分享环节,国内外院士及专家立足人工智能发展领域,从算力算法、模型和场景化应用三个方向带来专题报告。
人工智能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包括但不限于人员设备管理、行为预测、供需销售预测等支持。科学家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方法,从数据中建立模型,在新药创制、基因研究、新材料研发等领域加速对前沿科学问题的探究。加速大模型开发与行业产业结合落地,对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推动人工智能对行业产业发展,场景化应用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而超级场景对于牵引人工智能应用发展非常关键,如自动驾驶,汽车工业发展的必争之地,人工智能+医疗,在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临床海量医疗数据,适合人工智能去发挥智能化优势。
欧洲科学院院士Schahram Dustdar为大家带来《人工智能在动车全景检测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的核心是在缺陷出现前做好检测,从云端的结构看更具集中化。未来十年,我们研究侧重中心化、趋向化的中心基础设施的架构,结合边缘端、物端,单纯的云端分析会有延迟,需要引入边缘支原体。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人工智能整个生命周期需求,部署到边端、物端。”
广东省政协委员、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发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演讲,在他看来,资源化、资产化是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同时,还应提升经济治理数字化能力,化解经济风险,寻找产业发展赛道。
院士精彩分享结束后,大会开展由院士、企业家和会长三方代表参与的圆桌论坛。圆桌论坛上,主持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陈山、与会嘉宾国际核能院院士张勤、物流行业资深专家曾海屏、华美国际投资集团首席投资官张维、国际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秘书长蔡忠涛、健康160技术副总裁魏超杰紧紧围绕“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主题,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多元化、落地挑战和产业AI化路径的探索进行了一场多维的思想碰撞。
为推动大湾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开发,保障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梯度建设,作为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欧宝娱乐官网合作共建的公益性港澳创孵服务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积极发挥全省“1+12+N”港澳青创孵化载体龙头引领建设作用,携手湾区元宇宙数字艺术研究创新基地进行战略签约,并成立“粤港澳大湾区AI创新应用开发实验室”和“粤港澳大湾区AI及网新人才实训中心”,助力大湾区人工智能发展人才高地建设。